在電子制造、汽車涂裝、航空航天、精密五金及材料研發領域,鍍層、涂層或氧化膜的厚度直接影響產品的耐腐蝕性、導電性、外觀質量與使用壽命。膜厚檢測儀通過磁性法、渦流法、X射線熒光(XRF)或超聲波等原理,實現對金屬與非金屬基材上單層或多層薄膜的無損測量,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。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、重復性與壽命,膜厚檢測儀必須遵循科學、規范的操作流程。

第一步:儀器選擇與模式確認
根據被測膜層與基材類型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:
磁性法:用于非磁性涂層(如油漆、塑料)覆于鋼鐵基材;
渦流法:用于非導電涂層覆于非鐵金屬(如鋁、銅);
XRF法:可測多層金屬鍍層(如Ni-Cr、Au-Pd-Ag),無需接觸;
超聲波法:適用于非金屬基材上的涂層(如塑料上的油漆)。
開機后確認儀器處于正確測量模式。
第二步:校準與基板校正
使用標準校準片(已知厚度的膜片或階梯片)對儀器進行校準。若基材表面粗糙或曲率較大,需進行“零點校正”或“基板校正”:將探頭置于未涂層的同質基材上,執行清零操作,消除基材特性對測量的影響。
第三步:環境與樣品準備
確保測量環境清潔、無強磁場或振動。被測樣品表面應平整、干燥、無油污、灰塵或氧化層。對于曲面或小工件,選擇合適探頭(如小直徑探頭),避免邊緣效應。
第四步:探頭放置與測量操作
將探頭垂直、平穩地接觸被測表面,避免傾斜或滑動。對于手持式儀器,輕壓探頭至儀器提示“滴”聲或屏幕顯示穩定值。每點可測量3-5次,取平均值以提高精度。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復測量,防止壓傷軟膜層。
第五步:數據記錄與多點分析
及時記錄測量值,部分型號支持自動存儲、統計分析(平均值、標準差、最大/最小值)及生成報告。對大面積工件,按標準要求進行網格化多點測量,評估膜厚均勻性。
第六步:清潔與儀器維護
測量結束后,用柔軟干布清潔探頭表面,防止殘留物影響下次測量。定期檢查探頭磨損情況,必要時更換。膜厚檢測儀需注意輻射安全,避免直視射線窗口。長期不用時,取出電池,存放于干燥環境。